恭賀春釐 萬事如意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日落時,我常有一日告終,可以休息了的放鬆感覺。即使工作未完,心態上卻像有個隱形按鈕被轉了一下,自動進入「省電」模式。所以雖然我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但總覺得祖上務農的因子,套句小說中性作者的話,似乎被某一對染色體給遺傳了下來-尤其是「日入而息」的部份。也因此,特別是夏季裡,夕陽西下時,鄰人們等著鴿子回籠(倦鳥知返是真正發生著的)、看著牠們的羽翼在黃昏的天色裡拍動,映襯天邊絢彩非凡的雲朵,我會有種很幸福的感覺。
 
 
不可否認這段辰光十分短暫,否則古人不會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之歎。短著短矣,美則美極。我幾乎都是正向的看待每日的這一點點時間。冬季裡白晝似乎一下變為黑夜,完全省去黃昏這段時光。只有在這個時候,關於「夕陽工業」、「美人遲暮」這類想去才會浮現腦海。
 
 
因為音樂劇Sunset Boulevard, 才知道好萊塢有這麼一條路。照片裡的日落大道,寬直又充滿熱帶風情。椰樹葉隨風搖曳,西落的太陽照得大道上一片金光、也讓兩旁豪宅的窗玻璃閃著光芒。對著一片燦爛,很想說「What a wonderful world !」,然而不行,一個追趕歲月的影子,總是伴著路名出現心頭。日落很美,日落大道有時讓人唏噓。
 
 
其實我並未看過這齣音樂劇,只在蒐集的韋伯精選裡聽過一些歌,知道一點故事梗概。日落大道讓我想到,多少名人紅星,眷戀著自己「想當初」的盛況?當人權勢顯赫,眾所矚目時,不會想到這些虛名可能一日而終。萬人空巷後的門可羅雀,即便外人看來都覺難堪,更何況當事人?雖然還是很有些人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淒涼,因此仍能自在的生活;然而這種智慧或體認,並非人人皆有。『日落大道』中有一句點出主角Norma看不破世事的執著,很令人心酸的台詞:「承認年齡並沒有錯,錯的是這樣的年紀想演20歲的角色!」。堪不破前景,繼而又不考慮主客觀條件,一心想做其實力有未逮的事,終究會是悲劇。
 
 
年華老去、日落將夜,是無法扭轉商量的;只有看待它的心態有所差異罷了。音樂劇的歌曲是動聽的,但是這樣念念不忘「只消一眼,我就如何如何......」,如此緬懷過往、沉浸往日榮光,外人看著這不醒的夢,只有歎息。
 

Title: With one Look
Artist: Glenn Close
From Musical: Sunset Boulevard
 
 
With one look I can break your heart
With one look I play every part
I can make your sad heart sing
With one look you'll know all you need to know

With one smile I'm the girl next door
Or the love that you've hungered for
When I speak it's with my soul
I can play any role

No words can tell the stories my eyes tell
Watch me when I frown, you can't write that down
You know I'm right, it's there in black and white
When I look your way, you'll hear what I say

Yes, with one look I put words to shame
Just one look sets the screen aflame
Silent music starts to play
One tear in my eye makes the whole world cry

With one look they'll forgive the past
They'll rejoice I've returned at last
To my people in the dark
Still out there in the dark...

Silent music starts to play
With one look you'll know all you need to know

With one look I'll ignite a blaze
I'll return to my glory days
They'll say, "Norma's back at last!"

This time I am staying, I'm staying for good
I'll be back to where I was born to be
With one look I'll be me!


ps. 才說到有人年華老去,聲名不再,卻妄想著還有一日會再站上舞台;卻在寫文的當天聽到Heath Ledger過世的消息。28歲,如此年輕的生命,卻沒等到人生的日落。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年少的時候,有段時間我很迷三毛。大概是先在報紙上看到那些在撒哈拉沙漠發生的故事,有種無法抑扼的欽羨:那塊沙漠不再是地理課本上的一個待考名詞、那塊沙漠原來還是可以去,甚至可以在那裡生活的、原來一個女子可以去到那麼遠的地方。生在島嶼上,又兼年幼
且眼界未開,在一個需要特別條件的情形下才能踏出國門的時代裡,到異地是件超乎想像的事。 

 
生活就學都在小村落裡,鄰人和我家沒甚差別,都是做爸爸的勤儉工作養家,做媽媽的做手工貼補家用,晚間飯後,就像書中說的,每家都其樂融融-差別只在「家庭即工廠」,幾乎都是在電視聲伴著邊工作的聊天聲之間渡過;每家熄燈的時間也差不多,而第二天很早時,幾乎每家媽媽都已經在廚房裡忙著做便當;然後小孩上學,男人上班;生活大抵是平常而無起伏的。所以自從我讀到雨季不再來,知道三毛選擇不去上學,名字還是自己選的、家人送她去學畫、在家自修、讀一大堆文學作品、到文化大學哲學系旁聽、等等等… …在我們順著軌道走的日子裡,這樣的生活也是件超乎想像的事。
 
 
三毛自己說過,在雨季不再來之後寫的文章『不是文學』。顯然那個青澀歲月裡發表的文字,才被她視為創作。我一直停在『雨季』所代表的意象與時代,感覺上,台北的雨季、西雅圖的雨季、亞馬遜的雨季、安崗山下的雨季,通通帶著翠綠的青草與泥土的氣息,通通有著我「少女史卡茲」的情懷。連在書架上看到Elizabeth Bishop的詩集寫給雨季的歌、影音架上看到電影『雨季的婚禮』,都對名稱喜愛不已。
 
 
時間一輪一輪的輾過,人即使不由自主被帶著走,終究要上路的。雨季過去了。雨季過去後,每條路都是日光大道了。
 

三毛『一條日光大道』
這首歌詩,聽時似乎有光線穿林越雨灑落,還有陽光照拂的溫暖與美麗。在雨季不再來的幾篇文章裡,三毛常自稱卡帕,(也就是Kapa, 河童的日文發音)。在李泰祥的音樂演繹下,在齊豫清亮的歌聲中,最後一句帶著就要出發的抖擻精神。啊!上路吧!這雨季永不再來。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20080816_名人渡假村_1.jpg

 

去年 年底, 大家正賀年卡亂寄的當兒, Judy收到一張來往廠商寄來的卡片. 雖是一張廠商公司制式的卡片, 但設計的非常非常有創意, 並且極富環保精神. 特別的是, 貼在卡片裡的, 是一些種子.

 

    

Judy特地要我去瞧瞧, 還告訴我說那是大波斯菊的種子. 我很喜歡大波斯菊在原野裡搖曳的樣子, 即使是公園裡小小圈起來的一塊地, 長著稀疏幾枝, 也覺得很好看, 很有趣, 而且想像力就此飛馳. 大波斯菊總讓我想到春天, 想到孩提 (雖然我小時沒見過這花), 想到莫內的畫. 光是看照片就已心曠神怡. 四時不識, 五穀不分的我, 可是好不容才記得花朵的名字呢!

  

除了不識花名, 我也完全沒有綠手指. 唯一種過的是室內黃金葛, 那時和我同時種的同事的那一株, 攀藤已經快爬到別人家去了, 而我的卻仍在桌上的白蘭氏雞精罐子裡, 葉子小片小片的伸展著. 當時初出社會, 年紀尚輕, 同事們愛護我像自家妹妹; 我個兒矮, 同事都稱我"部長" - 不長是也. 連帶的, 我桌上的黃金葛被笑也是不長. 有一陣子, 同事找我討論事情時, 我和我的黃金葛還要被嘲弄一下, 才算開會完畢. 離開那個辦公室旁就是花市的公司後, 我就沒再種過花草了.

20080816_名人渡假村_2.jpg 

當Judy問說是否想種那大波斯菊時, 其實心裡是很想的. 然而, 想到自己一定沒本事讓它長出花來, 到最後說不定變成孵豆芽. 沒了花, 浪費了種子, 也辜負了廠商送出卡片的心意. Judy 非常好心的要幫我代種, (嗯哼, 結果也是伯父代種的嘛, :P ) 所以我就預定了一株. 

  

說實在, 我都快忘了有這件事了. 今天下午內部訊息傳來才又想起來:

Judy:


對了, 大波斯菊長了約有8公分高囉!
我的父母親聽到說要等到開花時才分走一事笑到不行
堅決的說再過二週就可以拿回去了
 
但是  說大波斯菊會長比較高
是會需要較大的盆子才能栽種的...


Jo:

 

我突然感到一陣紅暈在臉上, 真是十分的丟臉.........
但是聽說花長高了, 超高興ne !!!!

是不是先分過來比較好啊? 不然長太高, 我們都不方便啊!
(天哪, 我之前完全沒想到這個問題 - 就說我沒有綠手指嘛!)

 

這下好了. 預計我在下週會有一盆大波斯菊. 希望它真能在我手裡開花呀! 雖然舊曆年還沒過, 但已經是春天了啊!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需要讀點睡前書才能真正擺平,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事?但一直到了需要在外留宿時,才真正體認到自己的習慣。提包裡總是帶著「防發呆」的書,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去朋友家聊天聊太晚時若留宿,雖然順便就有了本睡前書,然而如果旅行的天數過多,隨身那一本也是不夠的;事情到最後,發展成旅行前除了打包行李,還得為選擇那些本書而留下時間 。


其實之前是不需要三心兩意的:因為無庸考慮,反正一直是遠景版,被我摸到破破爛爛的P&P跟著我出門 -- 一本愛不釋手的睡前書,再恰好不過的選擇。然而這本書的書頁已經不堪帶進帶出,再加上有了新的英文版,於是變成企鵝版的 P&P 跟著我出門。知道內容, 知道它一定不會讓我失望或無聊,公務出差甚至還有安定神經的作用,於是很長一段時間裡,都無須他想。而且平裝的paperback很輕,近乎完全沒負擔。


直到四五年前去紐西蘭時,都還情有獨鍾,沒有改變過。還記得那時同行的友人帶的是魔戒 -- 雖正風行,然而重的很,實在很難想像一個怕肩負的人選擇這本書。不過朋友是睡前才讀,因此放在託運行李中,隨身是不帶的。在那之後的旅行,「防呆」的書卻突然有些改變,好像不再被需要。幾經考慮帶出門書雖仍背在肩上,然而幾乎沒被翻動。不知道是不是沒再帶 P&P 的關係?只記得之後的旅行航程很長,除了睡覺休息,就是看機上電影;到了每晚回旅館休息時,又顧著聊天;大概因為沒發呆,沒有無聊時刻,防呆的書因而英雄無用武之地。


去年年末的旅行,好不容易才看了超過一章的小說 -- 到底是何時何事?覺得自己的習慣似乎完全變了。


是對待書的態度變了吧?納悶著。


安法第曼在愛書人的喜悅書中提到一件事。她們一家四口出遊,她哥哥把讀到一半的書,書頁翻開朝下的放在桌上,(側看像個"人"字)就出門玩了。回到旅社房間後發現,書被閤上放在床頭櫃上,打掃的工作人員夾著一張紙在原來書頁的翻開處,上頭寫著:「先生,請善待你的書。」安說,這工作人員對待書是屬於「宮廷愛」之類:書一定得珍而重之的好好閱讀,不可筆記劃線,不可摺頁或隨意放置。她說,幸好該工作人員沒見過她父親的習慣,安的父親為減輕重量,常是邊讀邊撕下書頁丟棄的。


我突然覺得不必再維持既有的習慣,因為那將會是書仍是書,而我卻帶著桎梏;更不必趟趟帶著同一本書 -- 出外不就為了跳脫平日生活,那又何必只限於同一本書呢?在電影『航站情緣裡,女主角在機場書店買了一本拿破崙傳,我更是得到啟發:索性也不用帶書了,到了機場再買就是。只是我還是沒有親身實行過,因為提包內不放書有點彆扭。但沒想到心態一旦調整,卻變得乾脆連書都不看了。


前些天大家談及誠品募書的活動,想到自己既然想法已然改變,為什麼對捐書還是不捨呢?記起在某個部落格讀到的故事。那位台長有次到國外旅行,在某個火車站發現一本被一個旅客捐出的書,上面寫著類似希望有緣的旅人可以閱讀它,帶著它旅行;可以的話,在書頁上留下行經的地點,讀完後可以隨意放在某一地點,提供給下一個旅人。到台長發現這書時,書本已經旅行過許多地方了。我想,這才是一本真正在旅途上的書;而曾經跟著我出門的書,其實一點都沒有領略到異地風情。


或許,下一次... ...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