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較程度相對而言,我是是個對法令不甚關心的人。立法豬公既被當成人,就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魔咒罩頂。若不是這次錢坑法案實在和大選後謝與未來綁樁的痕跡太明顯,引起與同事的一些討論,我會依然消極的看待這些事。


早已頒佈,本月11日就要開始施行的清債條例,原本也應該同上述以及其他的法令一樣,不會知道它公佈施行、不會知道它內容為何?總之,不過是另一則法案罷了!但是這次的法令與工作稍有相關,很自然的就多注意了些。清債條例的基本精神,在使債台高築的個人,有一個更生或清算的機會,把帳務與負債做個清理;以往據說台灣宣告破產的門檻很高,致有許多人明明以債養債,甚至完全沒有償債能力,卻仍然背負著畢生難償的債務,而債權金融機構不但拿不回欠款,還得耗費人力催討管理,定期打消呆帳,惡性循環,沒人有好處。


新的法令讓負債的人可以有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但一定時間內,徵信仍可得知過往的債信記錄)。法令要求債務人在向法院提出更生或清算前,必須先向債權金融機構提出協商,協商破裂,才能向法院正式提出。這是很合理的規定﹣﹣畢竟負債的人欠的又不是法院或國家的錢,債務人與債權人兩造談好就好,不必麻煩其實已經很忙的法院。


我想有許多人債務人和我之前一樣,不太注意這則法令;但我因工作上聽過幾次,看到報章雜紙上出現類似字眼時不免會多瞄一眼,結果看到的全是一些新設立的,所謂管理或服務的公司,消息靈通,一大早就在媒體上買好版面,聲稱可以幫助債務人處理與債權單位協商等事宜。公司同事告訴我,他參加此項法條影響單位的相關外部會議時,甚至看到以幫助貧困人士打官司而設立的機構,也磨拳擦掌的想進來分一杯羹。


這些所謂的服務公司目的幾乎都是讓協商的時間更久,預計賺取的,是債務人協商後可以減免的金額。我想負債的人都已窮於應付債務,好不容易減免的債務還要另外酬傭這些服務公司,而且協商後的欠款是以訂立另一個分期繳納的約定而行,原債權單位等於是繼續貸款給債務人;但是服務費或佣金那有可能分期給付?已經都沒水的毛巾硬要再擰,一條牛到底要剝幾層皮啊?


三月時,一些法令的施行細節,相關單位據說都還吵嚷不定,參加開會的同事說,連消基會、金管會在最後這關頭還出來亂提問題或反對意見(同事說根本是攪局);而就在他們眾說紛紜,還迻言為消費者著想的同時,我看到已經有兀鷹在盤旋了.......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04 Fri 2008 15:56
  • 旁白


之一


自從看了電影『George of the Jungle』(森林泰山)後,就很喜歡Brendan Fraser.  朋友家的小朋友百看不厭,熟到連笑點還沒出來,幾個小孩就笑的咭哩咕嚕的。其中有個部份我覺得好笑,小朋友們倒還好。那是片子的後半段, 兩個壞蛋抓到那隻照顧George的大猩猩,忘了為了什麼原因,彼此吵起架來;其中一個因為旁白的敘述,甚至與旁白人員吵起架來,真是蠻後設的,我也笑的不得了。


喜歡上這樣冷冷卻超幽默的旁白,大概是受了卡通櫻桃小丸子的影響吧!每次小丸子或是她爺爺做了什麼事,那個旁白就會冷冷的丟出一句貼切到不行,真實,有時有些傷人的話來,比故事本身還好笑。大多數人拿來引用,做成聊天或寫文的心情icon, 諸如飛過的烏鴉、掃過的秋風,以及最出名的額頭三條線,或許是這部卡通裡最讓人耳熟能詳的部份,但若說到讓卡通有畫龍點睛效果的,我個人推舉那位旁白人士。
  

細想後,發現原來我很喜歡電影介紹的旁白,那些男聲 (真的,男「聲」居多) 可以讓電影生動起來,故事變得很吸引人,激起觀影者迫不及待等上映的心情。我絕對承認那不只是旁白聲音的魅力,trailer 的剪輯,旁白的內容,在在是打動人心的因素。但是如果想像一個別的聲音套上那個畫面,說真的,效果是會打折扣的。
  
  
我很喜歡『戀愛沒有假期』(Holiday)這部小品電影,特別是Kate Winslate在加州的那一段。但是Cameron Diaz 在電影後段,有幾幕是她擔心的事都透過類以trailer旁白的方式被敘述出來,那真是讓人笑不可抑;尤其劇中她的身份就是電影預告片的編輯,嘲諷的恰到好處,實在有趣極了。
 
 
那個感覺很像許多電影裡都有的,劇中人物在運動時,假想運動頻道播報員的聲音語氣,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播報出來的橋段。顯然即使我們沒有說出口,在腦海裡,似乎也有個旁白在一一指述著我們的行為或動作。



之二




如果這個指述我們動作的聲音,先於我們的行為,甚至說出我們心裡的感覺,那大概就不好笑了。電影『口白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 裡的 Will Ferrell 就讓我甚為同情*。世上過著刻板生活的人不只他一個,芸芸眾生,誰能每天都有新鮮創意?一成不變的生活到了小說家筆下,變成固定時點就寢或起床,刷牙計次,搭固定班次的公車,當一連串的數字不再只是例行公事,卻在耳朵旁以確切的數字被說出來,任誰都會懷疑自己的生活太過機械化吧?
  

 

這部片子的旁白不是男聲,而是劇中一位著名的女小說家(Emma Thompson飾);旁白的內容不是故事橋接的介紹,也不是製造效(笑)果的短短箴言雋語,而是小說家在她前一部小說出版的十年後,所寫的小說內容。於是以為過著自己生活的主角,弔詭地成為別人書中的角色。主客的位置互換,較諸一般電影中的電影,或故事中的故事,大不相同。旁白似乎變成有聲書的朗讀者,而 Will Ferrell 扮演著書中角色;然而 Will Ferrell 所飾演的角色是個有自覺的人物,起先並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在別人的打字機上,那種詭異,有點像『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裡的 Jim Carey.  說倒底,誰能確定你是過著自己的人生,還是別人的設定?

  
不過『楚門的世界』是以「實境節目」為基礎,但『口白人生』裡的主角,過的卻是小說家正在進行、還未付梓的小說。生命將何所之,在小說家的故事推衍舖陳時才漸漸顯露;他或許對生活平淡沒什麼意見,對不受調查對象歡迎 (主角的職業是美國國稅局調查員) 不以為意,(當然啦,在故事裡愛上某個調查對象不在此限);然而寫著故事的小說家是個有棄世心態的人,過去的作品都以主角死亡作結,這個故事裡也不例外。就在一個平常的上班早晨,旁白說出「他不知道他的生命就要結束」的話來,驚醒了主角。


在沒有旁白的時候,劇中的主角似乎與小說分離。他為了這個一直聽到,影響他生活的旁白找了許多方法想要嚐試解決,人物在此突然有了自決性;然而等到小說家構思好情節應該如何推展,他又回到小說裡。由於旁白準確無誤的說出他的所思所為,一旦那個聲音說出他的生命就要結束,主角因而回復主動。他要奪回自己生活的自主權,打電話給小說家,希望她能改變故事走向;當電話鈴響時,小說家正在打字機上敲進「電話響了」的句子,虛實的人生在此處有了交集。

  
一部小說要被稱上好作品,甚至流傳百世,固然因素很多;但顯然電影裡的小說家把故事安排的迭宕起伏,以致於連主角在看過小說初稿後,也認為以他的死亡做為故事終結,會是本很好的書,甚至開始安排後事。但是小說家在知道自己的文字左右一個人的生命時,卻放棄成就一部偉大的小說,讓原本結尾的高潮,變成一般的happy ending.

  
除了人物角色刻意以 Tax and Death 相關聯外,我總是想,難道悲劇或死亡才能造就偉大嗎? 嘎然而止就一定餘韻無窮嗎? 我一向喜歡JA甚過Dickens, 從不覺得一定要關心社會國家的作品才能流芳百世。我想如果我有那個筆力,大概也會在溫情平和裡打轉。





* 我實在不喜歡這個演員,個人認為電影版神仙家庭(bewitched)簡真是場災難。不過在看『小太陽的願望』(Little Miss Sunshine) 時看到口白人生的劇照,我就為了電影內容 (當然還有卡司)熱切等待上映,甚至不管是否喜歡主角,很「不計前嫌」地期待ing. (但 Will Ferrell 的詮釋蠻好的.)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原本也和大多數人一樣,覺得印製精美的試讀本真是個行銷的好點子-我的蟬時雨五辮之椿都是看了試讀本後買的。但是書的行銷,現在已經是個幾乎重包裝勝於內容的情形了,被騙了幾次,就沒有再拿試讀本;而且試讀本真是件很不環保的東西:試讀後喜歡的,就會買書或借書了,不喜歡的或許連試讀都沒有讀完呢!但是,誰會保存試讀本呢?20多頁的小冊子,就這樣被丟棄,就算回收吧,我還是覺得可惜。
  

話雖如此,今天經過書店時,瞄到愛倫坡暗影 (The Poe Shadow)的試讀本,我還是因為愛倫坡 (Edgar Allen Poe) 的大名去拿了一份,在等車時便讀了起來。這本小說是但丁俱樂部的同一作者的新作,走的和上一本書類似的路子,看來故事的背景時代也一樣,只是但丁談的朗費羅及他的朋友,而這本,如書名揭示,是關於愛倫坡。博客上的介紹說它"師承杜邦╱福爾摩斯那一派智慧型的安樂椅調查",看來內容和我猜想的差不多。
  

會讓書名吸引,當然是因為一般認為愛倫坡是推理小說的始祖,果然在書裡就提到了所謂始祖之作莫爾格街凶殺案,而我很想知道作者拿過去名人,結合歷史與想像的故事,這次會怎麼發展。試讀本為的是引起讀者興趣,但一定會在故事開展前停下來,而我才下了不把未讀之書解決一半不再買書的「宏願」,也不是說小說好看到不忍放下,買來也是在架上排隊,可是卻有點怎麼沒在許願前發現的小小懊惱......
  

其實在沒讀別人對推理小說的溯源之前,愛倫坡只是個英聽課上,那篇讓我嚇的半死的黑貓的作者 (這本試讀本的封底就是一隻黑貓啊!),對這個名字的作品,有點敬而遠之,後來才知道他也寫詩,而且似乎私生活頗受爭議。在看但丁時,好像也有提到他的名字,而這本書中所引的大鴉一詩,記得在Lolita 中也有略略提及。我很高興自己及早買了愛倫坡短篇小說選,果然不出所料,去年風潮一過,書店就把他的書收光光了。不知道這次出版社會不會因為Matthew Pearl這本書上市,又把坡先生拿出來炒一次?
  

唉,別想太多了,還是把試讀本讀完就算了,想買的,都暫時先放進wishing list再說吧!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個月朋友相邀到延吉街附近吃飯,經過小弄,經過舊時工作的地方。物換星移,看似沒有改變地方,其實店家正消長著;真要說變了很多,其實也沒有-在我彼時的工作年間,與忠孝東路四段平行的巷子裡,不變的就是商家一直起起落落,有時才看到新招牌,不多時,又換了一個。吃過一次覺的不錯的簡餐店,極有可能沒有機會再吃第二次。在這裡的工作期間,經歷並認識了許多新事物,開始了長途的旅行,屬於生命中一段印象深刻的過程,從而對這個地點有一份特別的感情。


那時的巷弄中,開有幾家所謂的的二手成衣店或外銷成衣店。一律仿美國西部公路上的裝潢擺飾:瓶裝可口可樂放在兩打裝的紅色木箱中,一些代表某些大學或運動球隊的三角旗幟在牆上,有些店可能有舊可口可樂冰箱,外加老式開瓶器一只,有些炫一點會停輛頗有風霜之色的舊摩托車(應該不是哈雷);放衣服的木櫃故意髹成掉漆的樣子,牆上總貼上幾張老照片、舊剪報,有的老闆在櫃上放著舊打字機,有的在門口放著舊式滅火器......不管內裝如何相似或相異,牆上一定會貼有幾張美國公路路標的盾牌,而且一定是route 66.


那個時候我還年輕,把「公路之王」的美國公路想成自家前頭的柏油路-不會像忠孝東路,但大概和鄉下差不多吧?我想。店中舊式掛著油槍的加油座,莫名其妙地讓人很嚮往;破牛仔褲與夾克,簡陋的背包,還有route 66的路標。對我來說,那些店賣的不是陳列的衣服,那些店的氛圍,販賣的是漂泊與滄桑,我還不太了解的滄桑-雖然實在很人工。


在踏上美西的公路之旅前,知道幅員遼闊,但全國公路密集連接美國各州,純然只是個概念。然後我們駛離高速公路,之前讀到的形容,就從腦海中移到眼前搬演。路像無止盡般延伸,擋風玻璃前只有兩個顏色:天空讓人眼睛痛的一片藍,前頭讓人口乾舌燥的起伏黃土,柏油路的顏色也變得灰黃。於是你想到書裡那無日無夜地行駛在道路上的人,為什麼性格想法有時匪夷所思。有部份人會說那是單調貧乏的景色,是的,絕大部份的路段毫無景致可言,但是有時更像看心理測驗的圖卡,不斷的廻圈一直在眼前轉著,坐在車中,覺得自己像在旋渦中。沒有止盡有時很可怕的。


舒國治流浪集中的一篇「路漫漫兮心不歸」,有一段是這樣的:

這說的是美國公路。"Get your kicks on route 66"的那種公路,Lost Highway (漢克.威廉姆斯的名曲)的那種公路,They Drive by Night (Raoul Walsh 的四十年代名片) 的那種公路。這些個被歌曲、電影、文學、流浪漢等詩化的魔幻奇境之天堂通道卻其實僅是無所適從者不得不暫浮其上、猶不能安居落腳的困厄客途,竟然不自禁成為美國最最波譎雲詭令我不能忘懷的一份意象。



"猶不能安居落腳",是的,這是回想中的公路上,讓我也是感受很深,也不能忘懷的意象。而我懂什麼浪跡天涯或困厄客途?我不過是個借道的旅人,循路而去,會有已訂好的小木屋,還在營業的餐館;等我領略夠了自然之美後,我會"回到溫暖的家"。 (旅行社的行程不都是這麼寫的?) 所以當我說喜歡公路的意象,實在是很難說明的;至今我還記得讀舒國治這篇文章時,那種時不時出現"是啊!是啊!"的戰慄。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懂得了莫種滄桑-雖然我也沒真正經歷。



Title: Get your kicks on route 66


If you ever plan to motor west,
Travel my way, take the highway that is best.
Get your kicks on route 66

It winds from chicago to la,
More than two thousand miles all the way.
Get your kicks on route 66.

Now you go through saint looey
Joplin, missouri,
And oklahoma city is mighty pretty.
You see amarillo,
Gallup, new mexico,
Flagstaff, arizona.
Dont forget winona,
Kingman, barstow, san bernandino.

Wont you get hip to this timely tip:
When you make that california trip
Get your kicks on route 66.

(Solo)

Wont you get hip to this timely tip:
When you make that california trip
Get your kicks on route 66.
Get your kicks on route 66.
Get your kicks on route 66.


補記: 
1. 維基上的 route 66 的介紹.
2. youtube上可以找到許多這首歌曲的影片, 這一段拍的雖然不算好,不過可以看到 route 66. 
3. 歌曲本身,我還是偏好Nat King Cole的版本, 雖然少了浪蕩.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 Mar 04 Tue 2008 14:08
  • 寫字

http://www.dafont.com/jane-austen.font
(請參考Jane Austen fonts: http://www.dafont.com/jane-austen.font )


有時候逛誠品,與其說是為了書,不如說是為了某些特定文具。時間比較充裕時,通常我會特地去看看沾水筆。翻翻描紅簿,看看有沒有新的筆、新的紙、新的墨水。 


自覺自己是個不喜繁複的人,宮廷式的裝潢擺飾、貼金鑲邊、鏤花刻玉的家具、雕樑畫棟、厚重的繡簾窗幃,等等等;我只能欣賞,但很難想像自己置身其中生活。因此,想到自己竟會喜歡上花體字,真是頗奇怪的一件事。看到畫冊裡,中古世紀修士們手工抄寫的圖書,每個篇章首字的第一個字母,可以設計的如此繁複多樣,(再加上它們幾乎都是聖經或傳道書),如此地帶著奉獻的心意與無私和純潔,(雖然讀資料發現,有些事實好像剛好相反),更覺得花體字的美—一種古意的美。 


不需要是古雅的花體字,光是看到一些舊式沾水筆寫的信件片段,都讓人嚮往不已。草寫的英文字母在信紙上像一排排整齊的籐蔓,圓筆的部份如果實飽滿、橫筆或大寫的圈子有如藤鬚,被封緘的蠟及其上的家徽包覆著。我總有個錯覺,在以前那個時代裡,拿筆的人怎麼個個一手好字啊? 

bleak-house_law hand.jpg 



讀到如果你愛上一家書店書中這句話『在書業的早期,書商最大的財富就是一手漂亮的書法,最好的繕寫員索資不菲。』時,腦海中浮現BBC影集『荒涼山莊』(Bleak House)的某個場景。在影集裡嚴格上而言並未真正出現,但卻是將各個角色串在一起,使故事立體的人物,就因寫的一手好字,在劇中以幫人寫訴狀及其他法律文件維生。其中一幕,藉女主角認出文件的字體,隨後引起後續故事的進一步發展的文件,鏡頭特寫那帶個人風格的美麗字跡,讓我按暫停欣賞了許久。(有股衝動,想去信BBC,問一下那是誰寫的--千萬別說是電腦軟體啊!) 


於是又把自己的沾水筆拿出來摸摸弄弄。雖然時不時,我會去友格欣賞書法,但是我真想知道,有沒有什麼地方可以讓我學寫花體字啊?  





補充說明: 描紅簿在這裡


再次補充:原本打算等朋友還我第十三個故事後,再把這段文字用中文放在這裡;但是似乎其他朋友也和我一樣覺得這段文字很美,那就先貼過來,以後有機會再貼中文翻譯好了。
  

When you read a manuscript that has been damaged by water, fire, light or just the passing of the years, your eye needs to study not just the shape of the letters but other marks of production. The speed of the pen. The pressure of the hand on the page. Breaks and releases in the flow. You must relax.


20080508
再次補充 : 轉貼的文字, 徜徉在西洋書法的旋律中

 

20100102

補充: Letter Writing in Jane Austen's Time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