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單純的心思,規律的生活,近乎單調的日子。


原先,總是把這種淡如開水的生活拿來做無法寫小說或編個好故事的藉口--雖然日來發現,沒有的就是沒有,也不需要藉口。但是太過單純的心思讓人忽略事物的精細處、不求甚解、少了一份體貼,甚至看不到不用刻意也該想見的另一面。


所以總是用Michelle Pfeiffer這部片子來提醒自己。


片中Michelle的角色有二子一女,大兒子可能上小一了,小兒子還衹三四歲。某一日她帶著兩個兒子到遠地參加同學會,與久未見面的朋友招呼寒暄之際,小兒子走失了。失去家人的創傷和自責等等心理煎熬是不言可喻的,家中其他成員感受顯然也是如此。雖然尋找孩子的行動仍繼續著,但漸漸的十年過去了,找到小孩的希望渺茫;全家人終於各自調適,繼續過日子。但電影沒停在大家的調適,或經過如何的努力終於調適。片子還沒過半,在一個極偶然的機會中,小孩找到了。(他竟來到「生母」家中找割草的打工機會)。


無論是如何急於尋找失蹤小孩的家庭,在尋找過程中也得過自己的日子。家居的氛圍自會有一種平衡,但是這種平衡被找到小孩的喜悅暫時打破了。因為失而復得,因而小心奕奕;何況還有多年的隔閡待填補。而那位被找回的孩子已經是個有自己想法的孩子,他對於「新」家庭並不習慣、隱隱覺得自己被迫離開了「父親」……他,行囊整一整,「回家」了。


電影最後小孩還是回到Michelle家,停在皆大歡喜。(我現在知道不會永遠皆大歡喜,不過總是能被處理。)原來想的只是看到一部一個小孩失蹤和較少被提及的小孩找到後,家庭類似磨合的過程。但Michelle在為這部片子所做的訪談中,說到另一件事才讓我驚覺自己又只看到表面。她說,因為有個小孩「實際」失蹤了,所以大家都把心放在那個小孩身上;其實,真正失蹤的,是那個還在家裡的小孩。


那個也不過才學齡兒童的大兒子,在弟弟失蹤後,一直有自己是次要的感覺;又因為在媽媽同學會的會場,他嫌弟弟囉嗦,說了句「get lost !」,而弟弟真的不見了,因而背著罪。想到他十年多的日子也許就像隱形人一樣在家中生活著,出現時也只為了替吵架的父母打圓場,著實讓人心疼。是的,他才是真正失蹤了的孩子。我們總是不知不覺甚或不由自主的忽略那些在身邊的人。

海深未可知,但為什麼一定要別人提醒或指明了我才了解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oyagefeb 的頭像
    voyagefeb

    Voyage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