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Nuovo Cinema Paradiso (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記些公視珍愛影集的瑣事。

  •  
    • Day 1: Winnie 來請同事幫忙調整系統, 順口問我是否看了簡愛前傳. 我有, 大概5分鐘吧. 我還沒完全從簡愛的沉迷裡回過神來, 才看了那5分鐘, 就覺得無法忍受. W小姐說她實在不喜歡戲中的Mr. Rochester, 可是她還是耐著性子看下去了. "當成欣賞風景." 她說. 不過我雖沒繼續看, 但至少把North and South拿了出來降溫了.
  •  
    • Day 2: 在簡愛前傳之後, 將上映的是影集版窗外有藍天 (A Room with a View). Winnie 十分擔心影集版會把她之前看電影時的美好印象給毀了. 我倒是不擔心, 這一版編劇仍是Andrew Davis, 有他操刀, 掛保證, 安啦!
  •  
    • 我們於是把 E.M.Foster 的小說改編電影拿來 review 一番. W 說她至今還是看不懂印度之旅 (A Passage to India), 我則是還有印象我們在心理學課堂討論過這部片子. 我當時太迷 EM Foster了, 所有改編的電影都在上片之初就看, 原著的翻譯小說也都有蒐集. 除上面已經提到的兩部, 其實還有墨利斯的情人 (Maurice, 號稱近乎 Foster 的自述), 和綠苑春濃 (Howard's End). 年代久遠前, 又是少不經事時的閱讀, 或許應該再來讀一次, 相信會有不同的看法.
  •  
    • Day3: 在一起去吃午餐的途中, 我告訴她, 經過資料閱讀, 影集版的窗外有藍天, 男主角也是那位Mr. Rochester, 於是聽到某人哀號. (hahahahaha......). 資料上還說, 這齣戲因為實際生活中的父子, 在戲中也飾演父子, 因而傳為佳話.

結果是, 我也很喜歡影集版, 在看了不過十分鐘之後, 已經決定要收DVD了. 而飾演喬治的Rafe Spall, 非常"喬治", 完全沒有簡愛前傳中令人昏昏欲睡的不起勁樣. 對下週一的下一集開始非常期待 - 哎, 若是先有DVD就好了.


看這些英國影集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 就是認人. 飾演表姐夏綠蒂的是艾瑪姑娘要出嫁 (Emma, 電影片名翻的氣死人) 裡的貝慈小姐 (Miss Bates); 飾演露西未婚夫Cecil的 Laurance Fox, 前不久才在 Becoming Jane裡看到; 至於喬治的父親, 公視的資料說他是英國資深演員Timothy Spall, 竟然是電影哈利波特裡的"鼠尾"......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總是如此,假期裡這有事那有事的,許久前計劃著要看的電影反而找不出時間看。休個假也好,不用人擠人 ﹣看The Bourne Ultimatum時,座位被畫在戲院正中央,不偏不倚的正中央,很少可得的好位子,四下無人,耳朵被杜比音響震的發疼。

為了同時看兩部片子, 也考慮了地緣上的方便性,選擇了西門町的國賓。在戲院附近找了個簡餐館吃飯,一邊讀著「德語課」,一邊等待放映時間。 
 

要想到人家屋簷去避避雨,那是沒有用的,因為雨是不會停的,只有一覺醒來時,你才會愉快的發現雨停了。 (德語課)


這完全在形容吃完簡單的義大利麵後,正向戲院而去的我,面臨的處境。夏季的豪雨,將道路流成了河。嘩啦嘩啦沖刷而下,一付上游潰隄或洩洪的模樣。我站在原本還算寬,卻被雨水潑灑而變窄的騎樓下,看著近在咫尺的戲院,進退兩難。口袋裡有已經買好的兩場電影票,就快開演了;而雨是這麼的大,看到撐傘的人都還淋濕了,我這沒傘的人一定更慘。


終於還是心一狠,急步跑過馬路。狼狽的樣子,站在其他等著還要過另一段馬路的人身邊,實在窘迫。終於在幾乎是穿衣淋浴的情形下到了戲院門口,一邊想念著用手帕的時代,一邊用掉一包面紙善後。要不是知道便利商店的冷氣太強,這麼一身濕進去一定感冒,真想直接去戲院口的店裡買條抹布來用。


現在的戲院經過改裝後,都改為禁帶外食,再沒有以前那眾味紛呈的情形。可是一個沒有熱飲的戲院小吃部,實在是太糟糕了,甚至連瓶裝水都只有冰的。只好安慰自己,銀幕上的打鬥若看得認真點,就不會覺得冷了。


The Bourne Ultimatum緊湊刺激,只是打鬥時鏡頭搖晃的讓人頭暈;而Ratatouille果然不負我的期待,尤其在濕冷的情形下,真是倍感溫馨。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 Reservations』(料理絕配)

 


由於張家的禮送李家,同事因而在週四被轉贈了二張電影特映票。兩人既有時間,電影卡司也還OK,於是就和同事 — 帶著點小小的貪小便宜心態 — 到個很久沒去過的電影院看電影了。劇情是一般的小品,只是場景換到紐約布魯克林區,一家法國餐館的廚房搬演。戲裡的男主角(Aaron Eckhart)原是義大利餐的廚師,編劇給他一個愛聽歌劇的習慣,於是電影背景裡充滿了男高音的詠嘆調,附加價值,蠻好的。


既是小品,多說則不免出現劇情雷(不過還是有一點小雷),談談幾位演員就好: 


Catherine Zeta-Jones:  實在太難忘她在”將計就計”(Entrapment)裡, 蛇一般的身材與姣好面容;在這部戲中,發現即使是好萊塢女星,多金可以maintain, 但總不敵時光的感覺。幾個接近的鏡頭,發現她臉上有一粒粒小小疹子似的東西。奇怪,現在電影都不修片了嗎?

片中的角色其實沒什麼可以發揮,但是各色菜餚的烹煮調配,以及在大廚房中的一切,大概也是需要惡補一下的。我不覺得她有那種電影簡介裡說的那種,好控制的、一板一眼的、或諸如此類的個性。與其說她演出這樣的女主角,不如說這些性格都是簡介,或是在別人的台詞裡說出來被介紹出來。對於脆弱、無法信任人、與很重的防衛心,類似性格的女性角色其實很多;但是或許編劇太想兼顧每一面了,以致於有種每一面輕點一下,可是主要要說什麼,反倒模糊了。

ps. 她在劇中的公寓我倒蠻喜歡的。(基本上只要是在紐約,有什麼不喜歡的 )。從公寓裡的走道看向廚房的方向,倒是讓我想到料理鼠王裡, Linguini那個破落公寓裡的小廚房。

Aaron Eckhart:   和同事一致認為,此人好像演什麼角色都不會讓人覺得突兀 (當然是就我們看過的電影而言)。可以是”無可救藥愛上妳”裡的英國詩人研究員、可以是”永不妥協”裡的嬉皮長髮式飛車黨,現在呢,搖身一變成為主廚。看到他的花長褲和塑膠涼鞋,也不會覺得沒有說服力。

Abigail Breslin:  小女孩長大不少了, 可愛的大門牙雖還一樣,但在Little Miss Sunshine和金像獎頒獎典禮裡的小肚肚,已經不見了。

 Jenny Wade:  其實對這位演員實在沒印象,不過她的副主廚角色,有一頭軟軟的,伏貼又有型的短髮,讓人好喜歡。看她挺個大肚子,調和廚房裡兩個風格個性迥異的廚師,蠻有趣的。

 Bob Balaban:  敲出他的名字後才發現, 那有人名字裡都是B的啊? 對於此人, 印象深的角色, 只有”侏儸紀公園 II”裡, 那個很自以為是的侄子. 在電影中, 他的辦公室挑高, 有大扇的落地窗;因為空間很大, 擺設疏落, 讓人很喜歡。(雖然不免煞風景地想到, 太陽一照, 可能在家中都得戴墨鏡吧? 更別提書架上的書或牆上的畫, 大概顏色會褪到變成白的!)

 Lily Rabe:  可憐,果然很多女侍其實都是想往百老匯發展啊。這位女星的某些角度, 像極了 Celine Deon, 大概是那個尖下巴吧!






其他的註記:

#1 在片頭的字幕中發現了 music: Philip Glass 的字樣. 只是不知道那一段才是Glass的作品。如果是影片初開頭的音樂, 那我想, 或許可以去試一下他的”極微”了。

#2 查資料時發現Glass先生出現在片尾街角的一桌,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在格友版上看到他的近照多次,竟然沒發現。(說起來,我也不是每部希區考克的電影都能發現希區考克。)

#3 在電影裡,有一段是Abigail吃義大利麵。在幾個不同的鏡頭裡,那盤麵原是吃到快盤底,之後麵又變多了。在戲院裡就發現這個小事,後來發現已經很多人提出來了。

#4 (預告片也算嗎?)預告片是The Brave One. 對Jody Foster接片尺度愈來愈好奇了. 中間有一幕是她被欺負, 滿臉是傷地在醫院病床上裡醒來的鏡頭, 讓我想起”控訴”來。時隔多年,幾乎相同的傷臉… …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還是相信灰姑娘的故事。


年歲已長,承認這點除了傻氣和勇氣之外,還是很不好意思。喜歡這類型的故事,不完全是那種有朝一日,鯉躍龍門的癡心妄想,可是善有善報,終會碰到Mr./Miss Right的意念,特別是夢想成真的快樂結局,總是讓人比較樂於接近。在一些灰色有雨的日子裡,藉以假想陽光,跟自己說,風和日麗的人生是存在的。


因此類似的故事百看不厭。


迪士尼的經典卡通不用說了,當時的人物描畫十分精緻,Cinderella進皇宮時,衛兵偷看的眼神、與王子在花園共舞時,王子下階梯的墊步、匆匆離開皇宮前,隻手微舉的驚慌神態、自「美女與野獸」以來,再也看不到的美式美女……大概是第一部蒐購的卡通片吧。有一次和April不經意哼出Sing, sweet nightinggale, high above me的句子,因為歌喉實在很差,母親說我們兩個正像故事中練唱的兩個壞姐姐。把自己年高的媽媽都洗腦的知道歌曲所出,再加上被取笑的內容,和April好高興,老是拿來自嘲。


『A Cinderella Story』算是比較接近現代的灰姑娘,高中校園式劇情的YA片子,稍稍帶有卡通式的誇張。內容當然不出原有童話的「版型」,為了Cinderella這個字就順便看了。惡有惡報還是大快人心,但主要樂趣在比對劇中演員誰是誰?


是不是要把『『Cinderella Man』這部片子包括進來,我原先稍有遲疑。也許同類的故事不必定要有兩個壞姐姐、也許惡劣的環境才是真正的後母(刻板印象中的)、而劇中人物也算苦盡甘來-但是男的灰姑娘?原本對拳擊題材的片子興趣缺缺的,但是沖著Russell Crowe 和 Renée Zellweger, Cable上映時還是看了。嚴酷的冬天、港邊擠著想搶個勉強可以糊口的工作(想到一些圍牆上, “粗工”及電話的字樣)、雪深深的下著,小孩病了,沒有錢買煤……有時不免懷疑到底這樣可以撐到幾時?或者應該問,到底要不要撐下去?看到Russell劇中的經紀人家徒四壁的樣子,再怎樣也要把門面妝出來,再怎樣也要為自己的拳手找到比賽及收入,有一種深深的感動。


『Pretty Woman』是擺明了說童話式快樂結局不可能,但又以「騎士拯救高樓的公主」為結的片子。我喜歡那個沒說他們會「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的結局:有懼高症的王子Richard Gere爬上消防梯,找到 Princess Vivian時說:now what ? 而Julia Roberts的Princess Vivian回答:and she gives him a kiss. 原名Three Thousand Dollars的這部電影,原本的結局並不是happy ending的。然而何必在「夢工場」裡把它說清楚呢?我相信每個想到劇中人物不會有長遠美好結果的人,不需要又一部片子來印證他們的想法。


覺得『The Prince and Me』前半部舖陳太多,以致轉折處說服力有點勉強,而且讓結尾失去力量。但是我自從『10 Things I Hate About You』以來就很喜歡Julia Stiles, (題外話: wow, 她要演The Bell Jar耶)所以每次cable重播時,還是會守著電視盒子看下去。印象中,Julia的角色都很堅強自主,聰慧而獨立,就像『Mona Lisa Smile』裡一樣(哈, 還兩個Julia呢),有自己的看法,選擇自己想要的路。在『The Prince and Me』裡,灰姑娘變成王妃,王妃又選擇回到灰姑娘的世界;原本應該可以有更多的後續可以說的,可是,我想觀眾還是有種只要王子公主誤會冰釋、困難解決,就是落幕時刻的預設立場。





至於『Ever After』,則是目前為止,同類主題裡我最喜歡的改編電影。原因無他,除了童話故事裡應有的架構與元素一樣不缺,也有非常重要的happy ending 之外,這個灰姑娘愛看書、獨立,而且一天到晚在拯救王子,這個性格型塑鮮明又超脫窠臼的人物,讓我十分喜愛:迷了路要她爬上樹巔去找、落入吉普賽人手中,靠她用計脫困、連自己被綁被賣,也靠自救,不求他人。這應該不是童話的原貌(哈哈哈,格林兄弟被叫進宮去關切一番),但是一個完美結局的故事,想來其中人物應該有outstanding的性格。所以明明應該是舞會時才初次見面的兩人,卻早早地認識了;明明說的是相識期間的種種情事,片名卻是Ever After。在我看來,正是因為Danielle這個人的性格,所以幾乎可以斷定他們一定會happy ever after.


Happy Ending,為什麼不?


2007/07/31 讀推理莎士比亞, 這幾句剛好和想法契合, 註記在此: (p125)

『...這些戲劇的引人處, 部份在於明知現實, 卻不禁止情侶享受當下的快樂和對未來的樂觀. 莎士比亞一點也沒有想說服觀眾這些情侶的婚姻會是例外, 相反的是他們剛好是上述公式的例子. 觀眾被邀請進入愛情的魔術圈, 明知道這只是短暫的幻象, 但至少在劇情的當下, 仍然可以樂在其中.』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週日review Without a Trace第二季.


Jack帶Martin去某獄中詢問一個和目前案件有關的犯人. 那犯人似乎是Jack逮捕歸案, 所以Jack 無法從他那裡問到有用的訊息, 於是讓Martin去問. (我腦袋裡自然而然出現另一個Jack : 沉默的羔羊)
 

結果進去獄中前, Jack 交待了一些犯人的背景資料, 提醒 Martin 要小心, 然後說:

 
Go Clarice!
 

hahahaha, 笑不可抑......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識得terminal這個單字時還未出國過,同事說是終端機的意思。那是職涯上首次的跑道轉換,同事來幫忙在辦公桌上安裝終端機,調整機器後頭的位址,隨口說了這些話。而我正巴不得把指定閱讀的手冊一把火燒了,當成符仔水喝下去,看能不能快速搞懂那些章節,也沒去細查字典。一直到第一次出國,才知道航站也用此字-也對,航站總是某一段旅程的終點吧?


最近看了幾次重播的「航站情緣」(The Terminal),突然想起這件舊事來。終點與終端,應該是路途的盡頭,然而電影裡的主人翁卻是個進既無法進,退又無處退的人,有些嘲諷。


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在「航站情緣」裡所飾演的Victor, 是一個在飛航旅途中國家政變的人,他的國家原來的政權被推翻,新的政權還未被世界承認。待得他進入紐約機場, 排隊入關時,身上所持有的旅行文件變成廢紙一張。他不能出關,因為沒了簽證;可是國家戰亂,機場受制,他也不能被遣返,於是成為一個卡在航站的旅人。航站最高主管是個按方吃藥、按圖索驥而行事的人,對手上這個燙手山芋不知該如何是好:沒理由逮捕Victor、也不能放他走(雖然中間一度想故意製造他「闖關」逃跑的機會)。而連同他的簽證失效一般,Victor的錢也不被美國政府承認了。一個需要公事公辦的主管,一個身無分文,卻想盡辦法要拿到入關證件的旅客,故事於焉展開。


當身為旅客時,我們在機場來去停留的時間有限,在上飛機前,大概就是餐廳和免稅店。我們不會特別去考慮那些飛機進場出場如何調度、旅客眾多時如何疏運、濃霧大雪時航班大亂如何排除;過海關時,不會想到那個官員可能蓋章蓋出了職業病、不會瞭解他們緝毒追走私和其他不為人知的作業;更別說想到,一旦出現了手冊上沒說明的例外,他們瞠目以對之際,到底該怎麼解決?


機場原來真像個小世界,可惜我們總是過路匆匆,沒去細究。我們不可能想到有人會卡在機場,進退不得,一待大半年。劇中有一幕,Victor和一個商務客對著鏡子刮鬍子,那個人說:你有沒有覺得我們像住在機場?Victor拿著刮鬍刀的手停在半空,愣了幾秒。我想他一定在心裡說:you have no idea.


小品的電影當然包含了所有溫暖的要素:親情、友情、愛情,再加上每個小人物背後的故事。電影雖然選了個少有可能發生的題材,但仍算通暢有條理。撇開故事背景,像劇中的Victor那樣,堅持完成父親的心願,困難挫折一一行過,其實是很多片子或書籍的主題。但或許是因為角色設計的關係,可能是來自東歐、白俄或蘇聯附近國家的Victor,有一種純樸與淳厚的天性,直率而認真,相信人們也與人為善,還有一技之長,於是覺得「完成一個允諾」的那種貞定與執著,很有可信度,很喜歡。


戲中沒有壞人,連處處給Victor罪受的機場主管我也不覺他壞。雖然討厭某些太機巧的人,但是不知變通有時也讓人頭痛。但再小品的故事也得有拉扯,於是有了個「蛋頭」官員來撐起架構,否則,幫助一個暫時失去國家的人,以他的職位,應該也是輕而易舉的事吧?偏偏一定要照表操課,行之不得又懊惱牽怒,結果還是讓自己出糗。


幸好各地移民官員不同。電影中有一場Victor被要求幫忙翻譯的戲勾起我另一段回憶。去溫哥華時因為要辦別的手續,必須和朋友到移民局辦公室「過五關」。前面已有二三十人排隊,我在最後一個。後面的守關官員等不及,要求他那一關由排最後的人先開始(那不就是我嗎?開始緊張起來)。但是中文翻譯員還沒來,怎麼辦呢?


官員:Can you speak English?
我(汗ing):a little bit.
官員:OK, you first.


雙腿發軟的跟在後頭,還好題目我都會。大概官員覺得和我「相談甚歡」吧,最後我們同機的台灣旅客,需要翻譯的,都由我代勞,(可是沒什麼需要謊報來幫忙的,惜哉。)是至今過海關很奇特的一次經驗。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湖區

一直為Lizzy沒去成湖區而高興著-明明知道故事必須這麼轉折,以便舖陳對Pemberley的印象、更進一步地認識男主人。所以雖然湖區湖區地,老是被掛在小說人物的口中,沒看到也沒有覺得太多的損失。但是Miss Potter電影中的湖區場景,讓人知道一個地點被念茲在茲不是沒有原因的。

風微微,湖面如鏡,另一岸的樹色紛紛。湖旁坡地草很短,卻是一片平整,沒有被牛羊群行走啃咬的痕跡,晴朗的天氣使草地帶著透明的金黃色。在Hill Top的屋子外觀,活脫就是她筆下動物們的家:灰色的屋牆,門前有一畦畦的花壇,隨著小路起伏的竹籬圍著農場。一堵頹傾的石牆,陽光從左側斜照進來。Miss Potter帶著她的素描簿,Renee的聲音響起:

All stories lead us to somewhere, mine leads me here.


* 彩筆

在筆盒中挑選鉛筆、擠出顏料的片頭觸動心中的一點點什麼。我喜歡那個在清水杯中洗掉水彩筆顏料的特寫,喜歡那個充斥幾乎半個銀幕、已經染成藍色的水杯。

2006年初買年曆時,不自量力地挑了一頁一水彩畫的桌曆。除了幾頁被小朋友畫掉,至少還有超過十個月的量還留在架上。同時停擺的還有更早前買的色鉛筆、色鉛筆的教畫書、和那個被忘記的,還在培養皿中的小小興趣。

濡濕的筆刷在畫紙上渲染一層層深淺不一的顏色。看到那些彩筆、鉛筆素描、單張畫卡,一點點心中的什麼就被那支在水杯中清洗的筆給攪拌了一下。


* 彼得

一直很喜歡那個讓幼童畫火車站,結果一個小朋友畫了許多大人小腿的故事。礙於身高,小人兒們的角度確實不同。雖然,「矮」化自己的視界對童書有其必要,但給小朋友的畫、詩、書,多有降低知識層面的作品,把可能的小讀者想成未開化的蠻荒人種;或是細述太多,少了讓小讀者多方想像與馳騁的空間。


猜想,貼近兒童的同理心和想像力或許才是讓彼得兔故事持續到現代的原因。吸引人的故事總是會口耳相傳,而彼得的故事之所以近百年後還印行不綴,用色親切溫柔的插畫或許只是其一,想像之翼飛翔的故事應該才是主因。


童書、大人書,在在需要一個好故事。突然懷念起Meg Ryan在『電子情書』後半,自己經營的書店關門後,信步走到連鎖大書店的童書區,哽咽著介紹『鞋』系列童書給另一顧客的片段。那是種全然投入的熱誠。


* 其他

家裡小朋友的用具裡,一半以上有彼得兔。原本只視為商品,不知道後頭有那麼多故事。在樂多版上看到介紹Miss Potter開拍的文章,提到有人誤以為要開拍的是關於哈利波特(Harry Potter)媽媽的故事。作者為該人的英文感到啼笑皆非,因為就算是哈利波特媽媽的故事,名稱也該是Mrs. Potter啊!一字之差差遠矣。

但因此我才把這位女士和彼得兜在一起。對童書作者了解實在有限,但著實佩服一位在百年前,家境富足但限制重重的小姐,能夠如此獨立有主張。尤其到電影片末,知道Miss Potter用她故事書的版稅陸續買下十數個農場,讓大塊的鄉間土地,免於被建商開發的命運,更要為她擊掌叫好。環境保護若有類似的財力後盾該有多好?



叨絮:
謹慎的挑選不想等到上cable才得見的片子,沒想到還是在戲院中幾次忍淚不住。
關於片中著默甚多,伴著Miss Potter發行童書主軸而行的愛情,還是先放著吧。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12 Tue 2006 10:51
  • 餘味


週一早晨的香水。

*** *** ***

視覺加上聲音影像的躍動,比諸文字閱讀要更讓人動容。若非在閱讀原著時就已十足運用想像力的人,或許會訝於電影上,感官的刺激。


*** *** ***

生就沒有氣味的人,像是從未存在在這世上一樣:欺近少女到如此接近的距離,耽溺於發現到的新氣味,卻沒讓人發覺--一種無關於世的生存。為了那個超乎想像的敏銳嗅覺,自己必須毫無氣味,天賦,天也取。


*** *** ***

空氣中淡淡的處女之香令人沉醉,小小幾滴就帶來行刑場上的世紀大雜交;整瓶揮灑後使惡臭之地的妓女、乞丐或流浪漢想要分得那份氣味-塗抹是不夠的,必須如飲食般把它納入,成為自己的骨血。格拉斯城的人們如宿醉後轉醒,太不堪了,必須找個代罪羊;市集眾人相信自己是為愛做了一件事,才能抬起目光。

愛是很多種的。


*** *** ***

「生成一個愛人且可以被愛的人。」葛奴乙的希望。使他在一個困難而不可能生存下來的世間裡,掙扎存活下來的力量。

想起奚孟農『雪上污痕』書中那個「沒有愛人,也沒有被愛能力」的男主角。愛,需要時空環境及學習。

可是,首次見識到的、造成其後種種追逐的香味已經不再。你可以重複拆解香料、重新製造各類香水,但有個少女的體香只得成為記憶,最初的遭逢、最後的牽繫。

或許,這是為什麼握有可以為所欲為的液體,終於還是選擇讓自己回到生命最初之地,然後「物化」無跡。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單純的心思,規律的生活,近乎單調的日子。


原先,總是把這種淡如開水的生活拿來做無法寫小說或編個好故事的藉口--雖然日來發現,沒有的就是沒有,也不需要藉口。但是太過單純的心思讓人忽略事物的精細處、不求甚解、少了一份體貼,甚至看不到不用刻意也該想見的另一面。


所以總是用Michelle Pfeiffer這部片子來提醒自己。


片中Michelle的角色有二子一女,大兒子可能上小一了,小兒子還衹三四歲。某一日她帶著兩個兒子到遠地參加同學會,與久未見面的朋友招呼寒暄之際,小兒子走失了。失去家人的創傷和自責等等心理煎熬是不言可喻的,家中其他成員感受顯然也是如此。雖然尋找孩子的行動仍繼續著,但漸漸的十年過去了,找到小孩的希望渺茫;全家人終於各自調適,繼續過日子。但電影沒停在大家的調適,或經過如何的努力終於調適。片子還沒過半,在一個極偶然的機會中,小孩找到了。(他竟來到「生母」家中找割草的打工機會)。


無論是如何急於尋找失蹤小孩的家庭,在尋找過程中也得過自己的日子。家居的氛圍自會有一種平衡,但是這種平衡被找到小孩的喜悅暫時打破了。因為失而復得,因而小心奕奕;何況還有多年的隔閡待填補。而那位被找回的孩子已經是個有自己想法的孩子,他對於「新」家庭並不習慣、隱隱覺得自己被迫離開了「父親」……他,行囊整一整,「回家」了。


電影最後小孩還是回到Michelle家,停在皆大歡喜。(我現在知道不會永遠皆大歡喜,不過總是能被處理。)原來想的只是看到一部一個小孩失蹤和較少被提及的小孩找到後,家庭類似磨合的過程。但Michelle在為這部片子所做的訪談中,說到另一件事才讓我驚覺自己又只看到表面。她說,因為有個小孩「實際」失蹤了,所以大家都把心放在那個小孩身上;其實,真正失蹤的,是那個還在家裡的小孩。


那個也不過才學齡兒童的大兒子,在弟弟失蹤後,一直有自己是次要的感覺;又因為在媽媽同學會的會場,他嫌弟弟囉嗦,說了句「get lost !」,而弟弟真的不見了,因而背著罪。想到他十年多的日子也許就像隱形人一樣在家中生活著,出現時也只為了替吵架的父母打圓場,著實讓人心疼。是的,他才是真正失蹤了的孩子。我們總是不知不覺甚或不由自主的忽略那些在身邊的人。

海深未可知,但為什麼一定要別人提醒或指明了我才了解呢?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一瞬』。記憶真的是件愈來愈不可靠的東西,如書中所言,有些褪色了、有些忘卻了;模糊或空隙,只好憑印象或想像來填補。然而追想過後不免猶豫:這真的是「本事」嗎?有些過往事件與共同經歷的朋友談起來,每常有「我們談的是同一件事嗎?」的懷疑。到底在腦海裡,在置放這些事件時,那些「小小的、灰色的腦細胞」是如何運作呢?


年歲漸長後,開始忘東忘西:回憶起來模糊的往事、答應了要帶給朋友東西卻又忘了的事、不是忘了寫上待辦事項就是忘了去查的事、忘了已和人有約又答應加班趕工的事……向來自恃的記憶力似乎被某種看不見的力量收了回去。驚詫於自己也會忘記事情,從調適(真是恐怖,一分鐘前聽到的數字,一分鐘後就忘了),到接受(沒關係,現在要運用的是理解和智慧),終於,變得習以為常。


習以為常。因為週遭有人和你一樣。這個忘性並沒讓你生活困難、釀成大禍或製造事端,還是有些往事歷歷在目(或許已加上某些「填補」)、仍然有些影像或句子縈繞心中、不曾或忘。記憶力是或許是大不如前了,但終究還在「正常」的衰退範圍內。原來,這真的只是尋常小事;原來,有一種記憶力會在一夕間大幅度失去,無法挽回偏又略有意識,生命變得連黑白都不是。


『記得我愛妳』Se souvenir des belles choses. 法文片名據說是「記憶中的美好事物」的意思。男主角在一場嚴重的車禍裡失去妻兒,連帶的忘記了過去(或者該說,壓抑了過往生活的記憶);女主角則是遺傳了罕見又不治的病,記憶力在年紀輕輕時,短時間內就將喪失迨盡。兩人在記憶力復健的療養院中相識相愛:一個因為新生的愛情漸漸喚回往事,甚至可以重操品酒師的舊業;一個畢竟不是心理因素所致的遺忘,記憶力在短短的日子裡如江河東去。


在漸漸失語及遺忘的過程中,在腦中所謂的海馬區漸漸崩壞時,女主角掙扎著過一般「正常」的生活。然而,再多的鬧鐘與記事,也無法喚起該做的事;出門一步,隨即陷入迷途。在知道愛的時候與他相識,卻再也記不起所愛的任何事。


到最後所學得的語言盡皆忘卻,看著有一股由衷的不捨。一直以來,我時而無謂,時而擔心著自己的忘性。現在想想,合該忘記的,就讓它隨風而逝吧,讓留下來的,都是生命中美好的事物。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法的陽光, 對照英倫的陰雨; 

圓錐玻璃帷幕的現代大樓, 
對照古老斑駁的牆, 和有著鑄鐵欄杆小陽台的窗.

配著久遠的音樂, 上演著不變的情節. 

雖然文案上說, 這是適合週六晚餐後的電影, 

我卻在週日的早晨品味. 



ps1. 原是為了在到期日前, 用掉某張免費電影券. 心中也早已訂下想看的片子;   
        沒想到在透雲而出的日光中, 看到一排排的葡萄樹(劇照). 
        站到服務的櫃台前時, 脫口說出:美好的一年 

ps2. 歌曲其實並不相關, 也沒被用在電影中 (of course not) 
         或許是因為影片的步調, 發現自己在出場後, 一直哼著It Was A Very Good Year. 
         Robbie Williams re-edit version.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