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本書,都曾經是某個人最要好的朋友. --《風之影》
文思困頓,也許是還沉浸在書中的關係.既如此,就做些句摘和相關雜記吧.
*** 2006/05/11 ***
The Shadow of the Wind
看到別人說他自己的閱讀習慣是雜食性時, 常有一種想要呼喊 "我也是" 的欲望. 但是事後回想, 我是嗎? hehe, 好像不是ㄟ. 我還是 - 和飲食一樣 - 是個很偏食的讀者. 而且在眾人皆曰好之際, 有時反而還退後一步, 不肯太過接近. 有些書, 就這樣延宕下來. 幾次反悔找不到書 (例如: 天才雷普利, 又如流動的饗宴) 也沒真正改過這個惡習. 寧殺一百, 莫放其一, 以後可要牢牢記住.
所以很高興這次我畢竟搶在第一時間買了風之影, 倒不是完全因為它得獎或所受的推崇, 而是因為它是推理. (文字的探索追尋也是想要一個答案啊!) 希望可以在假日多讀一些 -- 書實在太厚, 太重了, 不能隨身攜帶. 幸好『閱讀日誌』本來就是每天一小章, 我應該可以在兩本書間跳來跳去.
閱讀口味真的需要再雜食一些.
*** 2006/05/13 ***
風之影句摘
故事其實還在開始處, 不過已經非常非常吸引人了. 依舊例不先去看所謂名人引介的部份, 但在隨手翻過時, 還是有一個句子飄入眼簾: 比之Da Vinci Code和Kite Runner, 薩豐的筆觸更是溫柔.
以目前讀到的部份, 我也有同樣的感覺 - 雖然其實我覺得Kite Runner的筆觸一樣溫柔, 而且更因殘酷的現實使筆調更相對顯得柔軟: 懷想, 救贖, 寬恕. 每次心有所感的小說讀完後, 我會呆呆得不知接下來要做什麼. 依然記得追過風箏後, 心緒停擺的時間也蠻久的.
幾個心有戚戚的段落, , 暫摘記在此:
「遺忘書之墓」-- 像是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天穹, 卻是藏書無盡的圖書館. (而我, 怎能抵抗圖書館?)
讀到這段句子與回家前在公車上讀『閱讀日誌』的一段話幾乎一樣,巧合到也是讓人輕微顫慄,真實到無可代替。『閱讀日誌』裡,作者是這樣描述的:「Lector Virgo (閱讀初體驗)......這類不帶雜念的讀法,於現在可能不復可得:就算是讀第一次翻開的書頁,亦然。」
*** 2006/05/18 ***
前頭的摘錄, 都還在故事展開前. 文字迷離而幽朦如影, 薩豐描繪的巴塞隆納, 空氣中帶著氤氳氛圍 -- 即使是大雨都是水氣濛濛. 舊日的城市, 過往的榮光;城堡似的豪邸, 點點洩漏著古老的秘密和另一類的"紙醉金迷".
如果, 風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