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很多人都把部落格當成日記,而且幾乎都與現實的生活或工作區隔,實在應該把部落格網址印在名片上的。就像過去朋友間交換電話號碼,後來交換電子郵件號碼一樣,部落格可以達到的功能真是多了。摒除把部落格當碎碎念或虛擬社交場所的不論,許多部落客的書寫,其實都內容豐富、種類繁多。最大的好處,做為一個閱讀者,可以見識到許多不同的議題與觀念、關注或討論,而且幾乎是免費的;而部落客不會囿於過去一定得投稿、演講、出書等極少的曝光機會,就得到一個抒發的園地,各取所需,樂哉。
要說有什麼比較不如實體出版品之處,對我而言,不能或坐或臥的讀、不能隨時隨地的讀而已。去書局可能一眼就能看到中意的排版與封面的書,然而網路上卻得一個個網址地試,耗費心神力氣大些。紙品容易看到的,也就是書局和出版社希望你看到的,挑選容易,範圍卻窄;網路上挑著看似辛苦,涵蓋面卻廣,常有意外驚喜。
回想首次的部落格閱讀,和開始試寫部落文章的時間接近,太概是自己「撩落去」,就容易東看西看的結果。我的初始經驗是Nora's Reading Room, 網站設計與文章內容臻美,不但讓我打破做個默默潛水客的習性留言,還把人家的文章從頭到尾讀過一遍,即使現在版主已經不再更新,時不時仍會回去重新溫習。一度很想全部印出來,深怕那天版主關版,再也沒機會讀了。
於是養成一個把喜歡的格子的文,從第一篇開始全讀的習慣,像個拿到作者送來初稿的編輯或排字工(現在電腦排版,當然是沒有了)讀著一本尚未寫完的書,我這邊廂讀一些,作者那邊廂繼續寫一些。不小心趕上作者進度,好吧,再找另一塊肥沃草地轉進,小繞一圈再回來。這樣的讀著,讀到有兩個部落格主出了書,還又買書,重新把在螢幕上讀過的字,在紙張上重看一次。
網海深廣,實在很難大海撈針地找到對味的文字。知名的部落客老貓曾有一篇文章,提到因為現在的文章載體就在螢幕上,作者和這個出版品之間,少了過去「編輯」這個媒介,舉凡校稿、編輯、美工排版、插圖等等,都是部落客一手包辦,又因為不是人人都有這種能力,所以以他之見,大部份的部落格其實並不是很有「可讀性」(容易讀或好讀,不是值不值得讀)。我因為沒有這種編校能力,逛格子時不完全是照老貓所列的條件挑選,但是眼睛很差,暗色格子一律跳過;耐心不足,版面出現太慢也會跳過;易受廣告欺瞞,格名太怪太可愛太瓊瑤式文藝太......,也是跳過。跳過太多格子了,或許已經不知幾次地和喜歡的文字擦肩而過了。惜哉。
即使有華文部落格大獎或類似的,具指標性的參考在,也不是格格對味的。更何況,常常有些低調的格子,其實可能很適合自己的胃口,被大網子一篩,就成遺珠,端靠運氣好,鬼差神使才能碰上。我也利用aNobii撈魚,網上書櫃要是顯示和我的書櫃相似性高,通常櫃主的部落格我也會較有興趣。可是,偶而還是會有某種空窗期出現,我的閱讀模態還在「想讀」,可是溜過的格子偏都休息中。歎!
有一日和朋友聊天,說起哪個部落客如何如何,或讀到哪篇文章如何如何,她偏著頭問:妳怎麼好像都在讀部落格啊?是啊!我怎麼好像都在讀部落格啊?
ps. 才舖文,今天(20081026)又讀到米果這篇文章,講的再清楚不過。易讀性真的是關鍵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