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某次閒聊時,April提及一個她常去逛的部落格,版主是香港人,非常喜愛到台灣自助旅行 。許多香港當地人常點他的blog,詢問一些到台灣玩的事,儼然是台灣通了。April 說最讓她覺得好玩的是,那位版主在文章裡寫到:各位到台灣玩的朋友,即使知道地方怎麼去,也要問路,因為那是體會台灣人情味最好的機會 。這位仁兄表示,在台北問路的話,大部份人會指給你方向,略略說明;在中部問路的話,那人可能帶你走上一段不好找的路,再指給你方向;若是在南部,通常被問的人會請你坐上他的摩托車,直接把你載到目的地 。


在台灣問路是不是都有這樣(誇張)的反應我不知道,但是該版主想要表示台灣本地人的人情溫暖是可以了解的 。雖然都說現在人情味淡薄了許多,然而比起其他國家,那是好上太多了。至少在我去旅行的幾個城市,行前都有人不是訴諸個人經驗,就是說聽聞許多故事,一直諄諄告誡著 。但是回想曾旅遊過的城市,卻覺得自己不在這歸納的結論內。


有人說日本利於自助旅行,但其人有禮卻冷淡。然而我的經驗是,似乎他們很怕說外語,一聽不是說日語的人開口相問,馬上蝦子倒彈三尺,臉上靦腆笑著,頭和手博浪鼓似地猛搖,從肢體語言很明顯看的出,不是相應不理,而是想理無法應,是我們難為人家了 。


去冬在京都,確曾問到一店家,才一開口,店主人就用帶著怒氣的聲音說:police! police! 雙手還做勢一直把我們趕出來,幾乎是僅見的不客氣的人 。後來我想想也覺得難怪人家生氣,一爿小小的,柑仔店似的小店,賣的東西無人問津,偏踏進來的都是白目(?)觀光客來問路;尤其是店門轉角就有個像台灣守望相助亭的崗哨,該去問的不問,怎不叫他生氣?不過我們也有些無奈,崗哨的police不知巡邏還是上廁所去了,時間有點小趕,當然想先問到路啊!


告誡說巴黎的人不睬觀光客,不(屑)說英語的人就更多了。我只去過一次的地方,或許感觸做不得數,但至少是切身經驗 。 話說從機場搭了機場巴士到歌劇院站,再換地鐵輾轉到了最靠近旅館的一站後,從地底拉著行李冒出地面的我們,完全失去了方向。無頭蒼蠅似地摸索一陣,徒勞無功。看到有位少婦逐漸走近,我們決定試探這個「巴黎人不說英語」的迷障是否存在,開口問路。沒想到遇到貴人,美麗的少婦帶著我們走上一大段路,指給我們方向,還道歉說因為她還有事,無法帶我們到旅館云云 。說真的,踏入人家貴寶地第一天,有這樣的奇遇,到現在都還心懷感激。


其後幾天在巴黎四處亂逛,店家、美術館、餐館……都是些很和氣的人。或許人們會說,那是因為他們是服務業從業人員的關係, 所以對觀光客較為和善;但是旅行回來後不久,在報上看到一位知名歌手,說她就在我們也去消費的同一家店裡,受到很不禮貌的對待 。看起來似乎也不見得和職業有關。像雙叟那麼出名的熱門觀光咖啡館,我們消費的全部金額,才幾乎是隔壁桌一位氣質出眾的老太太給的小費,侍者也沒給什麼壞臉色 (或許心裡有OS: 這些沒禮貌又沒見過世面的觀光客!);幫朋友買名牌包,也沒有所謂每人一大兩小的限制;在羅浮宮禮品店買明信片和書時,店員還和我聊起我信用卡上的畫;餐館侍應幾乎都有禮甚至幽默;有次和同去的朋友說起來,只能說,或許我們是帶了位福星同行,運氣比較好吧?


說德國人很冷漠的我也聽過。一個朋友先是去了紐約旅遊,回來後大嘆紐約人真是冷淡,聲稱那是她見過最冷淡的一個城市;其後不多久,她被公司派去柏林出差,又改弦易轍,說柏林才是全世界最冷淡的城市,每個人都寒著一張臉,無一人有笑意 。她的公司與下榻飯店,剛好在Rainer家附近,出差那段期間,也和我們去柏林的時間相當。我轉述給 April 聽時,她大感詫異,一個城裡當然不可能人人都對你微笑,不過也沒都板著臉啊!我們後來琢磨了一下,大概是朋友獨自一人旅行,而我們當時去到那兒都帶著侄女同行 。大家對我們真的十分禮讓,街上碰到的人也大都會頷首致意; 不過有幾次我獨自出門逛書店或喝咖啡,也從不覺得受人冷落,真不知道這樣不同的觀感是怎麼回事?


其實觀光客只要有一次溫暖的相待,或受到幫助,都會念念不忘;旅遊的人心態也很重要,國風不同,有些國家的人,反而消受不了當地人的熱情呢!而且別人沒微笑,為什麼自己不能先笑呢?每個人對一件事反覆思索,或告訴許多其他人的結果,他所說的觀感也會跟著強化許多--不管好壞。與其如此,何不記取快樂的部份就好?
我希望台灣的人情味,仍維持在溫暖的刻度,不要被近來一些詐騙頻傳的案例給消減;而其他國家,最好也保留他們原來的風貌,否則旅行異地,還有什麼意思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oyagefeb 的頭像
    voyagefeb

    Voyage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