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這個大題目下, 涵蓋了許多我無法企及, 甚或無法了解的單項: 繪畫, 雕刻, 建築…..如果詩歌沒了文字, 如果電影失了影象, 我不知道我和藝術會相隔多遠? 或許對我, 它永遠會是個只聞其名, 不識其人的存在. 為什麼對文字或影象的領受力不能稍稍移到這個未知的領域? 每次一提到這個詞就讓我卻步.
以我對事物本來就不求甚解的態度, 其實也不太要求自己去懂得所謂藝術的意涵. 從來都以為, 如果就是無法有感覺的物件, 如何能透過敘述來說明? 而如果聽了說明, 我要如何分辨那一種感覺才是我「自己」的感覺, 而不是約定俗成的「一般」看法, 或是在聽講過程中, 被制約後的反應? 像讀書一樣, 知道、分析、理解、追本溯源……這樣地面對藝術, 可還純粹? 就像一直不懂為什麼蒙娜莉莎是幅名畫, 而畢卡索是位名家, 如果用評論家的話來夸夸其談, 難道要等一個小孩來戳破這國王新衣的假象嗎? 既如此, 從來沒有過的感受或鑑賞能力, 就該讓它繼續留在原有的水平面下, 讓自己欣賞事物的層次, 繼續留在喜歡不喜歡好了.
去歐陸旅行又讀了幾本書後, 我的堅持(或者無知)的立場動揺了. 即使是一般的看法又如何? 這些看法已經經過許多人, 許多年來的檢視或激辯, 用來啟蒙我, 教育我, 讓我知道前因後果, 知道它如何承先啟後, 自己那僅僅一點點或甚至空白的初始想法, 其實根本不算失去. 終於, 抱著聽不懂也無傷的心態, 我決心去好好的聽一下藝術史講座.
這是一趟很特別的心智旅行. 講座時間有限, 能介紹的東西只好擇要濃縮. 所講的內容其實和歐洲的社會史, 文化史都息息相關. 以前在學校讀的東西都丟光了, 只好在工作之餘, 苦苦追趕地讀老師的指定讀物. 雖然, 「(藝術)正由於沒有法規可依循, 所以也不可能以言詞精確地說明為何那是件偉大的藝術品.」* 但是透過文字的感受, 進一步地了解每件藝術品的風格或傳承: 是簡潔朗壯還是舒緩優美; 是深濃多彩還是沉思凝神.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作品? 原本的目的是什麼? 藝術家又有何創舉? 他開拓了什麼? 在藝術史上留下怎樣的印記? 即使我總要不斷回味反芻才能了解, 但似乎不像原來那樣的一無所知了. 還談不上思考或心得, 不過我的目的原本就不在知道學派師承, 只是想在欣賞讚嘆之餘, 多知道一些原本不知道的細緻處罷了.
多年前首次到歐洲有件極煞風景的事, 是讓我不敢再有風雅之想的發端. 第一次到柏林時, 心想怎能錯過博物館島上那些寶藏呢? 時間不夠四間博物館都去, 於是選擇最有興趣的帕格蒙博物館參觀(Pergamon Museum). 正在欣賞那從中東移來的市集大街, 卻不知原來地上還有高僅到小腿肚的欄杆圍起的鑲嵌磁磚(mosaic). 我正專心看著上方, 完全沒注意地上, 被欄杆一絆, 不偏不倚摔在那寶貝的mosaic上. 那巡行在旁工作人員或警衛, 用完全無法置信的眼光看著我, 發現我沒受傷後, 小心謹慎地彎腰低頭檢視那地上細細鑲嵌的小磁粒 – 說真的, 是有可能脫落的. 在他確定沒事終於站起身後, 我用最快的速度逃離現場. 在那之後, 有幾年時間完全不敢靠近有藝術品的地方. 博物館, 美術館, 藝廊, 甚至百貨公司的玻璃或鍋碗瓢盆區…全都是我的罩門兼死穴.
真怕與博物館就此無緣. 不過同去羅浮宮參觀的友人似乎不在意我也許會在當地「一戰成名」. 我小心翼翼地踩著步伐, 拿著說明的手不敢隨意亂晃. 終於, 絲毫無傷地(是說藝術品, 不是我)的走出宮外. 現在, 講座的課已進行一半了, 希望以後能再有出門的機會, 讓我可以稍稍印證這段時間的聽聞所學. 話說回來, 大概從不曾有人像我一樣, 以這種方式「親炙」過一件藝術品吧.
附註: po文前上網又看了一次Pergamon Museum, 發現地上鑲嵌畫的欄杆升高到約莫成人的大腿中央, 也許, 親炙藝術品的人畢竟不是只有我一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