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我會瘦不下來-連對自己都一再食言的人。




 漫長的告別: The Long Goodbye, by Raymond Chandler 
「我從未見如此優雅的醉鬼,也從未經歷如此漫長的告別。」 


在書店看到新譯本上架時,就很想不顧一切買下。只是我誤會了書腰那句「獨家收錄2007年村上春樹為自己新譯的日版《漫長的告別》所寫譯後記<準經典小說《漫長的告別》>。」的話,一直以為是以村上的日譯版再改譯中文的。一本英文小說這轉譯,實在很怕原味盡失。今天決定還是很想要這本書,才發現只是收錄村上的譯後記,實則是為紀念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明年逝世50週年,原譯本重新出版。

 
其實,我並不是很喜歡被歸類為冷硬派(hard boiled)的推理小說,那些打拚中的私探每個都讓我想到滄桑、想到在當時下階層社會打滾的處處艱難。故事不用讀完已經心情沈重,不管最後破案與否、壞人是否被制裁、美人是否得救,有種悲觀的想法一直充溢心胸,反正壞人抓一個會再出現三個、救一個美人不等於救了火坑裡的人;而案件,更是種不斷繁衍的怪物……沒休息個一長段時間,配一些風花雪月的小說,是很難再繼續下一本的。
 
 
但是潛意識裡,我應該是喜歡馬羅 (Philip Marlowe)的。錢德勒筆下這位出名的私探,在腦海裡總是以亨佛萊鮑嘉的形象出現*。碰上或讀到任何希望伸張正義,卻又只有小蝦米對大鯨魚的懸殊比例的微小力量,廉價酒店裡因為隻手難以回天而徒乎負負的男人,寂寞、生活的壓力……總而言之,滄桑。
 
 
* 其實還有其他演員演過這個角色,但我擰不過來了




歐蘭朵: Orlando, by Virginia Woolf
 
 
對於本地伍爾芙的出版品那種品質,我已經碎碎念不知幾次了。雖然沒有一本她的書我讀完過,但就算買來放著未來讀(hahaha)都下不了手。但是游目族近日出版的這本歐蘭朵紙質與印刷都很好,讓人很有一讀,至少是一敗,的衝動。
 
 
這次腦海裡出現的是Tilda Swinton在電影Orlando的劇照。電影雖沒看過,但對她印象深刻-尤其又看了納尼亞後,歐蘭多一時之間和納尼亞裡那個冷冰冰的冰后突然間相混了起來,是因為Tilda的表情嗎?
  
  

2008/07/23 追加一冊



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 by Sarah Dunant

文案上說它是「歷史藝術史小說的巔峰之作」。先不管小說設定的時代與地點已經很吸引我,比較奇怪的是,這本書還沒讀到文案,只看到封面時,就有種它應該不錯的想法。


不知道是我個人偏好,還是女作家的作品恰好文案也合我脾味,除了 Eco, 手邊的歷史小說都是女作家寫的。


更正:應該是藝術史小說,難怪我會覺得受吸引。不過,好像沒讀過所謂的藝術史小說耶,不知道法蘭德斯棋盤是不是就算是其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