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讀變色龍之影

 

米涅渥特絲 (Minette Walters)的推理小說,大概是在讀卜洛克 (Lawrence Block) 的史卡德系列時開始的。等待卜洛克還在取得中文版權或中文翻譯的小說時,以及為數更少的約瑟芬鐵伊 (Josephine Tey)的新書,逡巡的結果。那時的我相信任何書腰的推介,相信所有讚譽的廣告詞;更何況,以新人之姿的三本小說,連續三年獲得推理界三年的年度大獎,這種肯定,比任何的介紹更有力。而且套句詹宏志的話,這還是在推理小說的原鄉(英國)呢,我就把米涅的第一本小說冰屋帶回家了。沒讓我失望,即使現在讀到她的第十二本小說了,冰屋仍是米涅作品裡,我最愛的一本。

 

對於一個關心的主題十分嚴肅的推理作家,說我最喜歡的是小說裡男女主角互動的部份,感覺有點大不敬。但是米涅曾經做過雜誌羅曼史專欄的助理編輯的經驗,一定對她這部份的寫作有一定的助力。即使很多人對她的書中必有的男女故事深不以為然,甚至覺得有點老套,然而我卻認為,男女羅曼史每部小說都出現,或許讓猜謎的人太有跡可尋,可是米涅的故事本身卻多樣且豐富,即使在第一章就知道誰是犯人,還是會很想讀完全書,看她如何編排整個情境。

 

小說的作者介紹裡,有這麼一段話:

 

冰屋在1992年出版後,紐約時報書評寫道:渥特絲小姐扭轉了英國傳統推理小說的既定格式、創作出更具特色、非傳統、層次感富的小說藝術。

 

英國傳統推理多偏向「福爾摩斯+華生醫生」的形態。偵探並不是職業,而比較是有閒有錢有能力人士的幫忙;案件本身就是一道謎題,全篇舖陳都為了解謎一個目的;福爾摩斯除了「a Lady」,全然不涉及偵探本身的感情,讓偵探似乎和他使用的科學工具一樣,只有理性的一顆腦。即使不是福爾摩斯,幾乎人人都是把重心放在案件,彼此止於禮。有人笑說英式推理小說有種禁欲特質,雖讓人莞爾,但這真是實情。渥特絲的不會。

 

在她的小說裡,有種讀社會版的感覺-只不過她不只告訴你標題,還告訴你事件始末。不見血光但種種光怪陸離的社會現象,不但匪夷所思,而且常常讀來讓人膽顫。我常覺得人心崩壞或失常(這兩個形容也見人見智)是件恐怖的事。但這並不單指為非作歹的人,人的固執、偏見、冷漠、排他、利己、憎惡、悔恨、歧視,甚至只是恐懼,都可以讓一個外表看來十分「正常」的人,在碰到某個觸發點後,演變出一場想像不到的事件。不需要刻意的安排,不是蓄意,不必要一定是壞心眼......在渥特絲的失常裡,可以看到社會的脫序所造成隱形壓力,會讓一個所謂正常的人也跟著脫序演出。相較之下,所謂人格扭曲的人,也許行事作為我們還好了解一點。

 

渥特絲加以著墨的社會黑暗面有種殘酷,套句小說導讀唐諾的話,真不知道她那裡找來這些事件?是她的純想像(那米涅小姐的心理....?)還是英國社會的縮影(那這個社會....?)但是就提出種種議題來討論而言,那還真的非常「有特色而非傳統」。

 

 

附註:

  • 1. 渥特絲的書有個共通的特色,就是幾乎都有以報紙報導的形式穿插在章節裡,來介紹客觀事實,好像除作者外還有第三者,而不純粹用作者的話一路說下去;也常有email 型態的文字來代替對話,這點和其他人不太一樣。
  • 2. 我可能太喜歡冰屋了,假期時在誠品曾發現一本原著,就跳著讀安(女主角)和麥羅林警探(男主角)的對話。一直覺得怎麼中文版刪掉了最後的一大截,結果回家後一對,人家那有刪?是自己太喜歡篇末對話那一段,重讀時則老是跳過故事後續說明,亂誤會一場。
  • 3. 知道BBC1997曾改編冰屋,警探是由現在的007飾演的。我雖然覺得Daniel Craig真的不像007, 但是卻覺得由他來詮釋麥羅林警探蠻貼切的,那位愛吟誦彭斯(Robert Burns, 蘇格蘭公認的國家詩人)的詩,在警察警制內與人格格不入的警探。

(可是女角就不是我心目中的Anne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oyagef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